近年来,多地相继发文将中小学课间时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。今年2月初,广东省教育厅也发布了相关通知,明确要求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。不久前召开的全省教育大会强调,要坚持“五育并举”、德育为先常德股票配资,牢牢抓住德育这个根本,着力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广州市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,将全市小学和初中下午的课间时间调整为15分钟。这一变化意味着课间不再只是学生匆忙接水、上厕所的时间,而是可以更加合理地安排和利用。学校和学生如何利用这多出的五分钟?《南方》杂志记者近日走进了广州市越秀区珠光路小学进行观察。
课室空间巧利用,解决场地不足问题
在今年春季学期的开学典礼上,珠光路小学特邀奥运冠军杨景辉分享体育精神,激励学生。新学期,学校以体育挑战大礼包形式为学生送上惊喜,如“和英语老师打篮球”等创意活动。
《南方》杂志记者踏入珠光路小学,就被一阵欢声笑语所吸引。孩子们的活动丰富多彩,有的在“百草园”里仔细寻找麦冬、鱼腥草等植物,兴致勃勃地探索着自然的奥秘;有的则窝在红色书籍阅读角,静静地沉浸在书海中;还有的在乒乓球室挥拍对战;更有的孩子在萌宠乐园里与小兔子们亲密接触,享受着与小动物们的欢乐时光,大家都乐在其中。
面对场地有限的问题,珠光路小学可谓是巧思妙想。学校充分利用课室内外空间,安排了丰富多样的活动。国防趣味体能游戏、乒乓球月月赛让学生们在竞技中锻炼体魄;跳绳、踢毽子、翻花绳等传统游戏则让他们回味童年的快乐;室内课桌舞、粤语童谣韵律操则结合了文化与体育,让学生们在律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。这些活动不仅趣味性强,而且运动量适中,适合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。
除此之外,学校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游戏盒子,里面装满了各种棋类和益智游戏,供学生们在课间时自由选择。图书角也焕然一新,提供了各类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书籍,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。
红色文化融入课间,传承革命精神
越秀区是广州市红色文化资源的聚集地。珠光路小学党支部书记、校长麦广宇告诉《南方》杂志记者,珠光路小学巧妙地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了课间活动中。学生们可以利用课间时间,动手制作红棉手工、“团一大”历史通草画、进行拓印等红色文化作品的创作,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,深入了解红色革命历史,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,同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,深切感受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为保障学生们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,珠光路小学采取了多项措施。学校安排教师在教学楼、操场等区域进行课间值班巡逻,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间的矛盾纠纷。同时,通过主题班会、校园广播、安全宣传栏等多种形式,学校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,提高了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。此外,学校还为教师提供了相关培训,包括活动组织技巧、学生安全管理、不同活动的指导方法等,并制定了详细的指引,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利用这段时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。
麦广宇介绍,为丰富学生们的体育活动选择,学校还选购了一批新的体育器材,如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拍等,并对体育场地进行了精心设计和改造,增设了有趣的地板图案和游戏设施,提高了场地的趣味性和功能性。在器材设施采购时,学校严格把关,确保所有器材都符合国家标准、质量合格、环保无毒,为学生们的安全保驾护航。
更长的课间时间,有利于中小学生全面发展、成长成才。课间休息从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,是时间维度的“一小步”,但却是“五育”延展的一大步。麦广宇表示,学校希望通过课间15分钟政策调整,长期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、艺术修养和阅读习惯,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。同时,学校将不断优化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模式,形成一套具有本校特色、科学有效的课间活动体系,为学生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《南方》杂志全媒体记者、南方+记者丨许俊仟
【供图】珠光路小学,部分由记者拍摄
【本文责编】蒋玉
【频道编辑】李晓霞 林琳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龙飞 刘树强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常德股票配资